李常印

李常印,硕士,现任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失业保险研究室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近年来主持和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国家级课题、部级课题、司局课题、院所课题、地方政府委托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课题项目100余项,参与完成许多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相关政策研究的课题研究项目。现兼任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副导师(2020-2026)、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营养项目工作组专家(2020-2025)、《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专栏作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特约审稿专家。
近年来主持项目:
主持项目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体系研究(基本科研费,2022年)、罕见病保障机制研究(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2022年)、医保领域优化便民服务措施实施效果评估(国家医保局,2021年)、商业保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研究(横向课题,2021年)、工伤预防云平台建设(人社部工伤保险司项目,2021年)、重庆市社会保险十四五规划思路研究(重庆市社保局项目,2021年)、北京市劳动关系服务管理系统研究(北京市人社局项目,2020年)、失业“不见面”经办服务模式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20年)、工伤保险经办服务规范标准(人社部标准委项目,2019年)、基础输液医保支付标准研究(中国药学会课题,2019年)、药品集中采购与医保支付(横向课题,2019年)、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横向课题,2019年)、完善失业保险待遇政策研究(本院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9年)、大数据时代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问题研究(人社部科技项目,2019年)、统一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问题研究(人社部科技项目,2018年)、失业保险纳入统一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人社部失业保险司项目,2018年)、全民参保登记试点评估研究连续3年跟踪研究(2015-2017年)、完善失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9年)、失业保险待遇政策调整国际比较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8年)、跨省异地就医实施跟踪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8年)、医保智能监控与监管问题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7年)、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可行性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6年)、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难点和对策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4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率问题研究(基本科研经费项目,2013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适宜度及动态平衡(人社部科技项目,2012年);新农保基层平台建设问题研究(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课题,2012年)等。
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项目主要包括:社保基金数字化监督的困境及破解思路研究(人社部基金监管局课题,2022年)、社保法实施十周年情况分析(人社部课题,2020年)、“十四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人社部社保中心课题,2019年)、“一带一路”框架下澜湄国家职业技能开发项目(财政部项目,2019年)、雄安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雄安新区管委会课题,2019年)、广东省打造民生保障新高地研究(广东省人社厅课题,2019年)、广东省省直经办业务属地化管理课题研究(广东省人社厅课题,2019年)、社保基金监督现场检查指引研究(人社部基金监管局课题,2019年)、“三新”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问题研究(全国总工会课题,2019年)、社保改革40年史料整理研究(人社部重点课题,2018年)、吉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研究(吉林省人社厅课题,2018年)、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研究(人社部重点项目,2017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关联性指标构建思路(发改委项目,2017年)、社会保险法修订问题研究(人社部重点课题,2016年)、OTC管理体系与医保支付政策研究(OTC协会,2016年)、社会保险岗位分类与代码(人社部项目,2016年)、北京市社会保险发展评估研究(北京市人社局课题,2016年)、广西自治区促进非公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对策研究(广西人社厅课题,2016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与对策研究(人社部课题,2015年)、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研究连续3年评估(人社部工伤保险司项目,2015-2018年)、“十三五”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总体思路研究(人社部规划财务司课题,2014年)、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与经办管理体系研究(人社部社保中心课题,2014年)、内蒙古十三五时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思路研究报告(内蒙古发改委课题,2014年)、广东省医疗保障机制改革研究(广东省发改委项目,2014年)、工伤保险费率体系调整测算研究(工伤保险司课题,2013年)、新农保城居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世界银行项目,2013年)、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标准研究(国家标准委员会项目,2013年)、《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跟踪研究(人社部科技项目,2013年)、国内外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人社部养老保险司课题,2011年)、退役军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人社部军转司课题,2012)、工伤保险费率调整问题(工伤保险司课题,2012年)、医疗保险反欺诈问题研究(人社部科技项目,2012)、社会保险基础术语-公共部分(人社部项目,2012年)、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和信息技术体系模型标准研究及试点示范(科技部项目,2012年)、苏州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研究(苏州市人社局委托项目,2012年)、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亚洲开发银行项目2010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2007年)等。
近年主要成果发表:
应约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劳动保障报、经济日报、新浪财经等访谈多次。近年发表著作主要包括:
1、《以数字化助力社保基金监管效能提升》,中国劳动保障报2022.9.20.
2、《建设统一的全国社保信息平台》,经济日报,2022.8.8.
3、《工伤预防云平台:数字化转型提升效能》,劳动保护,2022-05-01
4、《打铁还需自身硬!惠民保和全国医保信息系统对接需解决自身问题》,新浪财经,2022.1.26.
5、《做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11-27
6、《构建统一集中多层次社保信息平台》,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7.30.
7、《基础输液药品医保支付政策探究》,中国社会保障,2020(12).
8.《老龄化势不可挡 社保网织密兜牢》,中国劳动保障报,2020.11.27.
9.《疫情防控期提升社保经办应急能力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20.4.17
10.《完善社保体系 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12-13.
11.《用好失业保险基金 助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04).
12.《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路径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08-16.
13.《数据“活起来” 认证更便捷》,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03-29.
14.《各国失业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及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9(02).
15.《民营医院需监管也需引导》,中国社会保障. 2018(09).
16.《科学监管 促民营医院健康发展》,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08-17.
17.《完善医保智能监控 实现医保精确监管》,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06-22.
18.《医保智能监控的实施成效与完善对策》,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05).
19.《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必要性及面临的主要难题》,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03).
20.《跨省异地就医推进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02).
联系方式:
电话:13911221630
电子邮箱: lichangyin@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邮政编码:100029
媒体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