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专家视点

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视点

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畅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时间:2022-12-08 浏览量:607
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畅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副标题:---
作者:陈玉杰
发表时间:2022-12-08
成果来源:劳科院
成果描述:《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7日 13 版

在日前结束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代表团赢下21金、3银、4铜和5个优胜奖,蝉联金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展现了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作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赛成绩是我们观察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的一个窗口。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成效如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玉杰接受了记者采访。


“技能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新货币。”陈玉杰说,高技能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例如,技工院校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受招生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招生受到影响。对此,《意见》提出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这将有效保障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院校生源规模。”陈玉杰说。


再比如,为了提高技能人才配置效率,《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引导企业规范开展共享用工。


陈玉杰分析,在高技能人才规模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增长的背景下,允许共享用工,畅通流动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社会制度集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汇集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职业生涯的技能培养体系。”陈玉杰说,特别是要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一方面,要求我们落实好各项改革举措,切实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待遇水平,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宣传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典型事迹等,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不断强化“个人崇尚技能、企业重用技能、社会尊重技能”的社会导向。


摘自:《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7日 13 版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