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专家视点

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视点

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

时间:2024-04-07 浏览量:1805
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
副标题:---
作者:李常印
发表时间:2024-04-07
成果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成果描述:---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末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等九方面的工作任务。《意见》的出台,将对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积极作用。



《意见》的出台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

《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党对于“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服务目标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标准应用实现业务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明确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定、完善政策标准、强化标准实施、推动区域协同、开展效果评估、加强工作宣传、开展人员培训九项主要任务,以及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资源整合三项具体要求。《意见》的出台,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对推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意见》有四方面亮点

亮点1:明确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能够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为解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分散建设、发展不平衡和不完善等问题。人社部开始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四川、湖北等省份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为《意见》明确“突出标准化引领作用,强化标准化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衔接,统筹谋划标准化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亮点2:提出强化标准实施。“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标准实施是将涉及的各项标准的要求和技术规范应用到人社各项公共服务中,实现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为解决贯标难的问题,《意见》提出“通过标准实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落实支出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将标准成果融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更好实现标准应用”。强化标准实施,实质是提升人社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功能和效用。


亮点3:要求推动区域协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做好区域间人社公共服务的联动和协同。为此,《意见》明确“制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跨地区协同标准,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亮点4:建立标准化工作评估机制。评估机制,既是对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执行过程的约束,也是开展后续标准修订的依据,重要性不言而喻。《意见》明确“开展效果评估。制定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评估办法,全面跟踪评价标准实施情况,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点工作,推动纳入地方工作考核内容”。将更有助于“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目标的顺利完成。

《意见》贯彻实施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人社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基础,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下一步,应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研究顶层设计方案。如统筹谋划标准化发展路径,对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研究标准化工作分阶段目标任务、主要指标、政策措施等。


二是抓紧完善标准体系。如整理已有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补充细化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制定标准体系表,形成国家、行业、地方和内部标准规范有机衔接的完整的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如制定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等基础标准。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的力度决定着标准施行的深度,应及时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题宣讲、培训等。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