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专家视点

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视点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 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质效

时间:2024-10-25 浏览量:1282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 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质效
副标题:---
作者:费平
发表时间:2024-10-25
成果来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成果描述:---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24年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常态化推进机制,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到2027年,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持续深化,是“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的具象化表达,不仅会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提质增效,同时也将加速“一网通办”“跨域通办”等服务事项全面升级,对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效能,增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中遭遇的数字化信息化难题

各地根据国务院要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迅速启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截至今年6月,全国32个地区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跨部门专班或联动机制,加快推进系统对接,明确了压缩办理的材料和时限,“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实效。如浙江省人社部门持续深化与税务、医保、公安、卫健等部门的数据互联和实时共享,加快“一件事”业务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山东省人社部门持续推进与“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将人社移动服务整合迁移至“爱山东”移动端,省级集中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系统也逐步开展与山东政务服务网和“爱山东”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对接联动建设;黑龙江、江苏、四川等地在国家规定的9个联办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了失业保险待遇终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公积金个人账户封存等本地联办事项。

“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依托一体化的信息平台、跨部门数据的实时共享、统一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技术的支撑和应用等,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各地在以下5个方面面临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困难。

一是部门联动尚待加强。部门联动机制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组织保障,目前各地已经或者正在建立专班或者部门联动机制,有的由省政府牵头,有的由人社部门牵头。从实际效果看,省政府牵头建立的联动机制更有利于“一件事”工作协同和高效推进,但由人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办的机制,在系统对接、信息共享等方面推进难度较大。

二是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各地主要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或省人社网办平台进行“一件事”网上办理。但整体看,一体化信息平台功能尚不完善,对“一件事”高效办的支撑能力有限。其一,服务功能不完善。校验规则复杂、接口报错率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反馈率低、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其二,智能化水平偏低。目前通过数据实时互联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的省份占比不高,有的平台仅是受理而非业务平台,有的人社网办平台仍需分别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或卫健、公积金等部门平台对接,有的部门甚至未建立信息系统。其三,一体化信息平台或者移动端尚未覆盖全部基层乡镇(街道)。目前“一件事”的服务群体主要是企业参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被纳入,因此在对一体化信息平台或者移动端进行布局的时候,应考虑到参保群体和地域因素,增强服务的便捷性。

三是跨部门数据共享难。主要体现在:其一,各部门业务经办系统缺乏联动,“一件事”的业务场景仅能通过跨部门政务信息共享方式获取服务对象数据,实时共享难实现,较“一件事”所需要的流程推送还有一定差距。其二,部分政府部门共享数据开放不积极,受制于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一件事”经办服务所需的跨部门政务共享资源获取困难,例如公安部门的个人基本信息、税务部门的单位工资和个税信息等。其三,当前获取的共享数据资源层级较低,共享数据查询接口范围大多局限在省内,跨省、跨部门数据,特别是监狱服刑等数据严重缺失,离实现全国范围内核查比对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业务标准化难度大。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流程推送、数据推送的前提是经办业务标准统一。目前,由于各部门统筹层次不同,政策规定不同,业务标准很难实现统一。

五是历史档案难以实现数字化。因部分参保人员历史档案材料多、涉及问题较多、经历时间过长,将这部分群体的历史档案转变为数字档案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目前大多数地区只是将历史档案进行了影像化处理,并没有将参保信息转为数字信息。各省通常做法是在这部分参保人员面临退休时再由相关部门对其历史档案进行线下审核,实现线上审核的难度大。

破解人社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难题

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数据的集中统筹管理、统一的经办服务标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数字化转型,这些不仅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人社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基础工作,是人社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攻坚的硬骨头。因此,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既应立足当下,解决当前的痛点堵点问题;又应放眼长远,破解当前人社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体制机制难题,从根本上推动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高效办成一件事”需把握3条原则。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思想,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管理相适应,对“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全面统筹谋划,一体化推进。二是坚持整体协同。强化系统观念和集成思维,加强地方党委政府“一把手”的统筹协调,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社保各条线及相关部门执行统一制度和政策。三是坚持有序推进。选择适宜可用的数字化技术,优先面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基础扎实、需求急切的环节切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一件事”高效办,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型。

具体来讲,应重点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

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其一,建设全国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全国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增加该平台的业务经办功能,主要办理跨部门、人社跨区域业务,如“一件事”“快办”“秒办”“跨区一网通办”等业务。其二,完善省一体化平台服务功能。推动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部级平台的对接,加强省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功能。省平台为各地市公共服务提供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实现省、市、县经办业务有机协同,省内通办。通过部省两级平台,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一网通办,确保2027年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加强数据治理。其一,加快实现人社部门数据共享,特别是对跨省数据如重复缴费、重复领取待遇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其二,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从国务院或部级层面推动跨部门的数据互联和实时共享,推动建设公共服务数据的安全、合规、共享、共建、共用机制。其三,加强数据清洗,基于合规性、合逻辑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方面对问题数据进行清理和迁移,优化问题数据反馈流程。其四,设立专项资金,推进历史档案基础数据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真正实现业务档案一体化,实现“一本账”管理。

推动业务标准化管理。顶层推动解决人社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业务流程不统一、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其一,统一数据标准。明确各类数据的采集、校验、管理、分析、共享等标准或规范,确保数据来源、口径、统计时段等的一致性;强化对数据的采集、存储、筛选等环节的统一管理,保证每一条参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其二,统一业务标准。统一经办流程、受理要件、办结时限、操作指南等,统一经办事项涉及的材料、表单名称、内容、审核标准等。其三,制定责任清单。在业务清单的基础上,制定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职责。对当前电子社保卡不支持医保结算、医保统筹层次低造成经办流程不统一等共性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明确责任主体,部门协同解决地方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其四,统一经办服务标准。将业务标准进一步向中台、后台延伸,统一审批标准、发放标准,从制度上确保一体化、无差别、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供。

以数字化思维推进数字化建设。因时因势转变公共服务理念,善于从数据角度理解、认知人社公共服务行为。数字化转型需要全人社系统、全体经办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升数字化意识和能力,运用数字化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经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数字化建设,应从便利参保对象办事角度出发,以数字化思维解决“一件事”高效办的痛点堵点问题,然后复制改革成果,将更多流程相似、材料相近、关联度高的公共服务业务打包形成“一件事”,以最小颗粒梳理并精简优化经办事项涉及的表单、材料,整合涉及多个事项的共性材料,形成全业务一张表,推进表单复用,实现参保对象办理业务只需“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办成“一件事”的服务模式。

图片

来  源  |  《中国社会保障2024年第9期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