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视点
强化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 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将科学技术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角色。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出台政策举措,强化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增强技能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各地持续完善配套措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企业积极开展薪酬激励改革实践,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推动技能人才薪酬激励取得明显效果。
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紧密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引导企业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各方面待遇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印发一系列文件,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积极适应生产服务领域的发展变化和对知识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加快完善职业目录和职业标准体系,自2019年起陆续发布6批共93个新职业;推动各地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2021年,人社部办公厅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指导企业在岗位评价、职位体系、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各管理环节中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性劳动的价值。2022年出版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解读与实务操作》,对装备制造、电子制造、能源生产供应、交通运输等技能人才密集的典型行业加大指导力度。2023年全国总工会、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鼓励企业以提高技术工人薪酬待遇为重点,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引导广大技术工人主动提升技能水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各地结合自身产业规划和人才结构特点,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企业成功案例,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指导企业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和提高技能人才待遇。2024年广东省审议通过《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为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2024年3月,《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若干规定》经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通过,这是全国首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地方性规定,为推动技术工人加快迈向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了先行示范。浙江省2023年向社会发布153个职业细类技能人才、51类数字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提供参考。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三大战略性新兴行业细分领域工资价位和工资指导线,指导企业调整薪酬结构,设立年资奖励、技能奖励和荣誉津贴等,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提升技能水平,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多地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要向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资增幅不应低于本单位管理人员人均工资增幅。
企业积极探索薪酬激励制度创新
在各级党委、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企业技能人才薪酬激励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发展。
建立和完善符合技能人才岗位特点和成才规律的薪酬分配制度。中石化齐鲁分公司采取一岗多薪、宽带薪酬的分配模式,使员工技能等级提升与基本薪酬常态联动。针对生产一线倒班人员设置夜班津贴、倒班年限津贴,针对不同生产装置一线员工发放不同标准的保健津贴。对保障安全生产和操作稳定、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作出贡献的班组及个人发放“放心班组奖”“师带徒奖”等专项奖励。对各二级单位奖金总额设置安全环保生产难度系数,重点向生产一线倾斜,授权各单位根据技能人才业绩贡献进行二次分配。
针对技术技能等级水平发放津贴。大港油田突破薪酬限制,实施油田技能专家、高级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津贴制度。哈尔滨博实公司设立单独的技能工资单元,作为技术工人基本工资的一部分,占基本工资30%左右。
对少数关键高技能人才比照高级经营管理者确定待遇,试行年薪制。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结合自身岗位需求,进一步细分高技能人才层次,增设助理高级工、助理技师、助理高级技师等职位,而企业认定的特级技师年薪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发放。
少数企业采用干股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灵活举措,实现高技能人才更好分享发展成果。台州市出台文件,对试点企业的股份支付成本和中介服务费予以补助,引导上市公司将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纳入股权激励范围,共享企业发展红利,试点上市企业股权激励覆盖的技能人才人数占激励总人数的37%。台州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超额利润激励,将公司年度利润目标30%以上的部分向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和技能人才进行分配,公司生产效率由此提高了23%。
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政策成效初显
技能人才薪酬总体水平取得较快增长。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企业薪酬调查数据,2021年至2023年,取得高级、中级、初级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年平均薪酬分别累计增长6.2%、9.6%、7.7%,高于全部劳动者平均增幅(6.4%),也快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部分高技能人才薪酬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2023年全国高技能人才的薪酬90分位值(即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后,位于前10%位置的数据值)达到17万元左右,超过75%的中层管理人员;广东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高技能人才薪酬90分位值接近30万元。山东兖矿集团评选出来的本企业首席技能大师、技能大师一级、技能大师二级、技能大师三级4类高技能人才,年薪指导线最高分别达到7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除薪酬收入外,部分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凭借其技能要素和实际贡献,获得要素收入回报,如参与企业股权激励和股份分红,或者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领取绩效奖励等。
此外,技能人才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本人及其技术指导团队还可以获得各级政府和企业奖励,如《深圳市世界技能大赛工作激励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选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并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优胜奖的,分别奖励100万元、60万元、40万元、20万元。其中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委颁发的奖金还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造就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相较于管理、技术等要素,技能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技岗不匹配、薪酬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一步,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系统部署,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深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新领域新赛道的生产组织特点,增强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和制度供给,促进包括劳动、资本、知识、技能等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来 源 | 《中国劳动保障报》